【摘要】詹黄张按摩学是流传于四川成都一带的按摩流派,至今已传承五代,其代表人物黄万香是建国后为数不多的女性按摩名医之一,被称为“按摩奇人”。该派擅长以手查病,手法力度深透,以徒手按摩治疗内科疑难杂病而闻名。强调百病皆从颈部起,特色手法以拨麻筋、向心性摩送为代表,主张自我按摩配合功能锻炼治疗疾病;内科疾病治疗重视腹部按摩,并要求力透肠胃。主张将按摩家庭化、自我化。
【关键词】:詹黄张按摩学黄万香流派
詹黄张按摩学流派简介
“詹黄张按摩学流派”由四川张诚毅所命名。该流派可追溯自峨嵋道人詹龙清,詹氏再传弟子黄万香,黄氏再传弟子张诚毅(和其夫人任天华)。张氏学用按摩50余年,擅用按摩治疗内、妇科疑难杂病,其学术思想独具特色,故自命名为詹黄张按摩学流派”。
一、流派主要人物简介
1、詹龙清,四川峨嵋山道人,擅长按摩医术,生卒不详,无史料可考。
2、黄万香,女,1889~1964,四川省金堂县合兴乡(今属成都市青白江区)人,生前被称为“按摩奇人。黄氏20岁嫁到邻乡,为贴补家用开设简易旅店,她是文盲,但却敬老怜贫,收留了因病客居于此的峨嵋道人詹龙清,詹氏感恩便留下来教会她按摩医病,黄氏三年后学成,此后一直用按摩行医,以擅用按摩治疑难杂病而闻名1958年在成都市卫生部门主持下在成都市春熙南段成立了针灸按摩门诊部,黄氏担任该部按摩科主任医生,所治多为顽疾陈疴,黄氏按摩在成都按摩界名声鹊起,在全国按摩界也独树一帜生前将技术传于儿子刘崇贵。
3、二张一任,二张是张义和张诚毅,一任是张诚毅的妻子任天华,张义是四川资中人,四川大学毕业,因治高血压而访名医至黄万香,虽未正式拜门,但作为黄、刘的老病员,极留心了解黄、刘二人手法。曾与张诚毅同住成都西门外,为己为人治病出手按摩,天天总结。向心性摩送(张义原名之为反推)消炎、肿,最初由张义试用有效;拨月窟筋与上臂外侧麻筋,也由张义指出黄氏两个不传之密。张义于1974年3月去世,享年61岁。张诚毅,男,1926年10月30日生,四川安岳县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48年参加中共川西地下党,先后从事过教育和文史研究等工作,1987年被评定为文博副研究员,1990年离休,行政16级,正处级待遇。
张诚毅1957年因病和中医结缘,在1961年携妻子任天华拜黄万香为师。张师夫妇坚持学用按摩多年,并主张按摩医术要现代化,积极吸收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知识。任天华为执业中医师,在金堂县开设了卫生局许可的按摩诊所她在向心性摩送和截放动脉手法方面亦有所创发张氏夫妇50年来共义务教授弟子2000余人,张师前后撰写按摩著作百余万字,在流派的传承、创新与推广方面有重要贡献。
二、主要学术特点
1、重视按摩查病,注重信息点刺激
张师认为人体就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大多数疾病在体表都有一定的反映点,张师将其称为“信息点”,这些点就是按摩治疗的重点。黄氏擅长以手摸病,她治病有一个全身按摩套路,她的手法“快、准、重、透”,无病之处一掠而过,有病之处重按久按。
曾有弟子按经穴理论整理黄氏经验,母子二人均表示他们的按摩不是循经按摩,也不是穴位按摩。
张师在长期的学用中进行继承创新,他把按摩查病作为第一要务,不同的病人疾病各有不同,在按摩施治前一定要先用按摩查病法检查。他经过多年摸索,将耳穴查病法、经络诊病以及全息诊病法相融合,反复验证总结,形成了自成特色的按摩诊病方法,并强调大面积+重点按摩公式,“大面积”可以是病变点周围,也可以是全身按摩,“大”到什么程度要根据具体病情灵活确定,“重点”不仅包括压痛点,还包含一些麻木、变形点,同时也包括了一些经验有效点,这些都是治病过程中的重点按摩对象。
2、久病重视腹部按摩
黄老母子所治病人多数都是西医、中医、针灸无效之后才来找按摩医师试一试的疑难杂证患者。黄老用的是全身按摩,但腹部操作时间占了整个治疗过程的一半,而且要求力透肠胃。张师引入解剖生理学知识,将腹部按摩部位分为“上、中、下”三处,以肚脐为“中”,胃脘部为“上”,丹田处为“下”,按照“中一上一下一中”的顺序按揉腹部。治疗泻泄讲究通因通用”,顺结肠蠕动方向揉动。张老把腹部手法在黄氏基础上增加了拍打、群点法、顺摩法、抓揉、滑拿带脉等手法,黄老重视截放阑门穴(腹主动脉),每次按压该穴至少3分钟以交心肾、济水火。这一经验从黄氏开始到现在一直沿用。
3、百病皆从颈部起
张师在长期的临床中发现许多疑难杂病都和颈部有密切关系。颈部既可以反映疾病,也可用于治疗很多种疾病,因此凡是久病、难治病必先按摩颈部。颈部按摩不等同于颈椎病按摩,张师认为只要滑拿胸锁乳突肌疼痛,都可以认为是“隐性感冒”或新感”,这时无论患者是什么类型的疾病都要先治疗颈部,这个理念与黄老先从头面部按摩开始不同,经过多年来在临床中反复验证确实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4、手法要求“准、透、度、熟”
该派不以手法运动技巧树众,而是强调手法要简单,要易学易用,关键是要会根据病情灵活制定手法处方。揉法和拨法是该派最常用的手法,黄氏不用拍打法,常用手法不过10种,张师有所增加,但都属于易学易用的手法,他把黄老的快、准、重、透进行了改革。
“准”,是刺激部位要准,信息反应点要找准。“透”是手法要达预期要求,如弹拨法要使筋来回滚动,压风池放射感要传导到头顶及眼部,拍打风池麻电感要传到脚下等等。“度”是手法刺激量要适度,不可过重也不可过轻,黄师在按摩时主要刺激“压痛点”,加之手法较为阳刚,常有病人忍受不了奇痛而逃离治疗现场,但往往因痛后病情减轻再来求治。张师把“重”改为“度”,要求依据病人体质和病情灵活把握按摩力度,手法加力要循序渐进。“熟”是要求手法要熟练,熟能生巧。
5、重视自我按摩
张师认为自我按摩法是按摩医学的精华。他强调每个弟子都应当首先掌握自我按摩术,一定要先在自己身上练习手法,一则可以熟悉人体结构并查治自身疾病反应点,二则可以可以不断熟练和改进手法。
张师还强调按摩医师要养成自我按摩的习惯,不仅保健还可以预防职业病。他的川大同学张义患有严重的Ⅲ级高血压,他靠被动按摩和自我按摩比别人多活了十年,77岁学员唐某某是一名患肺心病多年患者,坚持用该派自我按摩法每天为自己治疗,几年下来心肺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在复查主动脉和肺主动脉瓣已基本正常,张师本人患十几种疾病,其中包括了肝硬化、高血压、胆囊结石、痔疮、双手颤抖等,他都是依靠自我按摩和被动按摩控制,他的肾结石也是通过弟子按摩近8个小时后排出体外。
“三折肱方为良医”,自身有病时就是自己提高按摩技术的最佳时机,只有自身应用并取得良效后方可有深的感悟,这是张老的一惯理念。自我化和家庭化是该派在民间发展的主要方式,许多学员掌握按摩后先在自己和家人身上取得疗效后才增加信心,也有许多学员用按摩治好了医院都没有办法医治的疑难疾病。
三、特色手法
1、向心性摩送
向心性摩送即是由肢体远端向近心端推摩,手法较轻 柔,这一手法由张义首创,张诚毅夫妇经过长期临床应用并加以改革,这种手法用于急性踝关节扭伤,一次操作30分钟,任师擅长应用这一手法,并在当地治疗急性脚踝扭伤(新伤)而闻名,许多踝关节扭伤患者由车推来,治疗后便走路离去,她的治疗方法彻底颠覆了现代运动新伤的首先冰敷常规疗法。张师的弟子解放军某部X医院的罗银明曾说“向心性推送法治百病”,未免有所夸大,但足以说明其在临床应用中收到了不少意想不到的效果。
2、拨麻筋
拨麻筋是道教按摩的特色手法,黄氏常拨缺盆(臂丛)、腋窝(腋丛)以及上臂外侧中段(桡神经)麻筋,张老又将其应用扩大到胫神经、腓总神经等16处,在临床中也收到良效。
3、截放动脉
黄氏常截放双侧颈总动脉和脐上1.5寸(张诚毅按:相当于阑门穴)下方的腹主动脉,颈总动脉常双侧同时截放造成病人短暂性休克,她如此大胆的应用自然和她丰富的临床经验分不开。张氏把可截放动脉扩大至15处,他主张交替截放双侧颈总动脉,张师认为此种手法类似“饥饿疗法”,所截放下游处可产生温热感,适宜于治疗虚寒怕冷和寒湿疾病。
四、专著
《詹黄张按摩学概述》一书由张诚毅和其弟子刘修利主编,该书将该流派的学术特点基本上毫无保留的介绍出来,全书没有多少引经据典,书中收集了一些典型病例和部分所治病种,是很实在的一本按摩学临床经验和学术总结的著作。
六、治疗耳病简介
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治耳病不能只想到耳,既与肾和肺有关,也与心、肝、脾有关,因此要全身找重点,采用 黄万香的全身按摩,以调整五脏功能。
具体操作为:
1、治一切病先查颈部,确定有无“隐性感冒”。如有则先按摩颈、胸、上背头面、上肢肺经线,以解除感冒。
2、压揉耳周,包括耳前上关、下关、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翳明、角孙等,还有附近的压痛反应点,以翳风穴为重点。
3、揉拨颈部周围一转,包括臂丛神经,喉部除外。
4、从颈七椎起下至骶尾部,压揉脊柱中线、夹脊线、脊侧竖脊肌。
5、压揉前足心(涌泉穴区)。
6、压揉少府穴。
7、揉拨手三里穴及附近压痛点。
8、效果差时,加大揉全背,揉拨下肢内侧、胸骨段任脉,截放脐上动脉(阑门穴)。此外,合谷、太冲、内关、外关、悬钟、三阴交、足三里、承山酌量取用,作用皆可达于头面器官。
典型病例5:
农民宋某某,男,19岁。1979年4月19日求治,主诉:“3岁左右患中耳炎,4年后才痊愈。左耳听觉全丧失,别人喊他,他必须侧头用右耳听才能听见,迄今已15年”。
治疗手法:压揉少府,揉拨腕部,揉拨以胸锁乳突肌为重点的颈部和胸骨上窝。压揉耳周,以耳垂珠后窝为重点。搓擦耳上方头皮及附骨细筋。压揉上背脊柱,揉搓腰部,揉拨脊柱两侧区域,压揉前足心。压揉病侧耳垂珠后窝,无明显压痛反 应,但放射至耳中,有痒、痛、微胀感。第一次按摩后,病侧耳内有持续发痒和阵发性微痛,听觉无进展。第三次后,痒和微痛感消失,能听清3寸远的座钟声。第五次后能听清两市尺远的座钟声。同桌吃饭能听清对方的细声闲淡,至第六次后病耳完全正常。续治4次以巩固疗效。共按摩10次,每次按摩10分钟左右。
附注:此病例仅选众多病例中的一例,供同道参考。该派按摩不能治愈全部耳聋病人,所治病患多数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求治而获奇效。目前为止,按摩治疗许多疑难疾病的疗效都是无法解释清楚的。这也反应出现代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理解是十分有限的。
李应志,云南中医学院针推康复学院推拿临床教研室;严隽陶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
【参考文献】
[1]北京按摩医院编中国按摩全书M华夏出版社193:4402]
[2]张诚毅一代医林奇人先师按摩专家黄万香小传金堂文史M.四川:巴蜀书社1990.
[3]刘修利浅述詹黄张新按摩学的形成及特点按摩与导引2009,05:12-13.
[4]张诚毅,刘修利詹黄张按摩学概述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为专业医学知识,仅作学术交流使用。其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
电话:028-87769288、66278826 邮箱:66278826@163.com
招生就业办 :医小古 15756591911 (微信同号)
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指导 四川医宗天康中医学研究院承办
©2005-2025 蜀ICP备13015422号-5